制作移动式脚手架的常用配件有哪些,作用是什么?
来自:临沂佳多利移动式脚手架厂 发布日期:2025/6/13 统计:70
核心提示:移动式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作业平台,其配件的合理搭配能确保架体的稳定性、安全性和灵活性。以下是制作移动式脚手架的常用配件及其作用:
移动式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作业平台,其配件的合理搭配能确保架体的稳定性、安全性和灵活性。以下是制作移动式脚手架的常用配件及其作用:
一、主体结构配件
1. 立杆(立柱)
作用:作为脚手架的垂直承重构件,支撑整个架体的重量及施工荷载,确保架体的垂直度和稳定性。
特点:通常由钢管制成,表面镀锌防锈,部分带有连接孔或卡扣结构,便于与其他配件组装。
2. 横杆(水平杆)
作用:横向连接立杆,形成架体的水平框架,增强架体的抗侧移能力,同时作为铺设脚手板的支撑结构。
特点:与立杆通过扣件或焊接节点固定,间距根据施工需求调整(如 1.2-1.8 米)。
3. 脚手板(踏板)
作用:提供施工人员站立和放置工具、材料的平台,是脚手架的主要工作平面。
类型及特点:
钢制脚手板:强度高、耐用,防滑表面设计;
木质脚手板:轻便易安装,但需定期检查防腐、防开裂;
铝合金脚手板:重量轻,耐腐蚀,适合高空作业。
二、移动与支撑配件
1. 底座与脚轮(轮子)
底座:
作用:安装在立杆底部,扩大受力面积,防止脚手架沉降或倾斜,部分底座带有调节螺栓,可适应不平地面。
脚轮:
作用:安装于底座或架体底部,使脚手架可移动,部分脚轮带有刹车装置,固定时防止架体滑动。
类型:聚氨酯轮(静音耐磨)、铸铁轮(承重高),需根据荷载选择规格。
2. 斜撑(剪刀撑)
作用:斜向连接立杆和横杆,形成三角形结构,增强架体的整体刚度和抗倾覆能力,尤其在移动过程中防止架体晃动。
安装方式:沿架体纵向或横向连续设置,与地面夹角通常为 45°-60°。
三、连接与固定配件
1. 扣件(连接件)
作用:连接立杆、横杆、斜撑等构件,确保节点的牢固性,分为以下类型:
直角扣件:用于垂直相交钢管的连接;
旋转扣件:用于任意角度相交钢管的连接;
对接扣件:用于钢管的延长接长。
2. 螺栓与螺母
作用:在装配式脚手架(如铝合金脚手架)中,通过螺栓固定各部件,连接强度高,拆装方便。
3. 销钉与插销
作用:快速连接架体构件(如横杆与立杆的插孔连接),常用于模块化脚手架,安装效率高。
四、安全防护配件
1. 护栏(扶手)
作用:安装于脚手架作业层外侧,防止施工人员坠落,通常由立杆和横杆组成,高度不低于 1.2 米。
2. 挡脚板
作用:固定在脚手板边缘,防止工具、材料掉落,高度一般为 15-20 厘米,材质多为钢板或木板。
3. 安全网
作用:覆盖架体外侧或底部,防止人员坠落及物体打击,分为密目式安全网(防人员坠落)和平网(防物体掉落)。
五、辅助配件
1. 梯子(爬梯)
作用:提供上下脚手架的通道,多为固定式或折叠式,带有防滑踏步和扶手,确保攀爬安全。
2. 顶层平台配件
作用:在作业层顶部增设护栏、挂钩等结构,便于悬挂工具或安装临时设备。
3. 承重托架
作用:用于扩展作业平台面积,或支撑额外荷载(如电焊机、物料箱),需与架体主体牢固连接。
六、特殊场景配件
1. 延伸架体组件
作用:当需要更高作业高度时,通过加装延长立杆、横杆实现架体加高,需搭配防倾覆装置。
2. 防滑脚垫
作用:安装于脚轮或底座下方,在光滑地面(如瓷砖、木地板)增加摩擦力,防止滑动。
3. 防风固定装置
作用:在户外或高风速环境中,通过地锚、拉绳将脚手架与地面固定,防止风力导致架体倾覆。
总结:配件的核心功能逻辑
移动式脚手架的配件设计围绕 “承重 - 稳定 - 安全 - 灵活” 四大目标:
承重:立杆、横杆、脚手板构成基础框架;
稳定:斜撑、底座、连接件确保结构不变形;
安全:护栏、挡脚板、安全网保障施工人员安全;
灵活:脚轮、模块化连接件实现快速移动和组装。
实际使用时,需根据施工荷载、高度、地形等需求选择配件,并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安装,避免因配件缺失或安装不当引发事故。
一、主体结构配件
1. 立杆(立柱)
作用:作为脚手架的垂直承重构件,支撑整个架体的重量及施工荷载,确保架体的垂直度和稳定性。
特点:通常由钢管制成,表面镀锌防锈,部分带有连接孔或卡扣结构,便于与其他配件组装。
2. 横杆(水平杆)
作用:横向连接立杆,形成架体的水平框架,增强架体的抗侧移能力,同时作为铺设脚手板的支撑结构。
特点:与立杆通过扣件或焊接节点固定,间距根据施工需求调整(如 1.2-1.8 米)。
3. 脚手板(踏板)
作用:提供施工人员站立和放置工具、材料的平台,是脚手架的主要工作平面。
类型及特点:
钢制脚手板:强度高、耐用,防滑表面设计;
木质脚手板:轻便易安装,但需定期检查防腐、防开裂;
铝合金脚手板:重量轻,耐腐蚀,适合高空作业。
二、移动与支撑配件
1. 底座与脚轮(轮子)
底座:
作用:安装在立杆底部,扩大受力面积,防止脚手架沉降或倾斜,部分底座带有调节螺栓,可适应不平地面。
脚轮:
作用:安装于底座或架体底部,使脚手架可移动,部分脚轮带有刹车装置,固定时防止架体滑动。
类型:聚氨酯轮(静音耐磨)、铸铁轮(承重高),需根据荷载选择规格。
2. 斜撑(剪刀撑)
作用:斜向连接立杆和横杆,形成三角形结构,增强架体的整体刚度和抗倾覆能力,尤其在移动过程中防止架体晃动。
安装方式:沿架体纵向或横向连续设置,与地面夹角通常为 45°-60°。
三、连接与固定配件
1. 扣件(连接件)
作用:连接立杆、横杆、斜撑等构件,确保节点的牢固性,分为以下类型:
直角扣件:用于垂直相交钢管的连接;
旋转扣件:用于任意角度相交钢管的连接;
对接扣件:用于钢管的延长接长。
2. 螺栓与螺母
作用:在装配式脚手架(如铝合金脚手架)中,通过螺栓固定各部件,连接强度高,拆装方便。
3. 销钉与插销
作用:快速连接架体构件(如横杆与立杆的插孔连接),常用于模块化脚手架,安装效率高。
四、安全防护配件
1. 护栏(扶手)
作用:安装于脚手架作业层外侧,防止施工人员坠落,通常由立杆和横杆组成,高度不低于 1.2 米。
2. 挡脚板
作用:固定在脚手板边缘,防止工具、材料掉落,高度一般为 15-20 厘米,材质多为钢板或木板。
3. 安全网
作用:覆盖架体外侧或底部,防止人员坠落及物体打击,分为密目式安全网(防人员坠落)和平网(防物体掉落)。
五、辅助配件
1. 梯子(爬梯)
作用:提供上下脚手架的通道,多为固定式或折叠式,带有防滑踏步和扶手,确保攀爬安全。
2. 顶层平台配件
作用:在作业层顶部增设护栏、挂钩等结构,便于悬挂工具或安装临时设备。
3. 承重托架
作用:用于扩展作业平台面积,或支撑额外荷载(如电焊机、物料箱),需与架体主体牢固连接。
六、特殊场景配件
1. 延伸架体组件
作用:当需要更高作业高度时,通过加装延长立杆、横杆实现架体加高,需搭配防倾覆装置。
2. 防滑脚垫
作用:安装于脚轮或底座下方,在光滑地面(如瓷砖、木地板)增加摩擦力,防止滑动。
3. 防风固定装置
作用:在户外或高风速环境中,通过地锚、拉绳将脚手架与地面固定,防止风力导致架体倾覆。
总结:配件的核心功能逻辑
移动式脚手架的配件设计围绕 “承重 - 稳定 - 安全 - 灵活” 四大目标:
承重:立杆、横杆、脚手板构成基础框架;
稳定:斜撑、底座、连接件确保结构不变形;
安全:护栏、挡脚板、安全网保障施工人员安全;
灵活:脚轮、模块化连接件实现快速移动和组装。
实际使用时,需根据施工荷载、高度、地形等需求选择配件,并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安装,避免因配件缺失或安装不当引发事故。
下一条:
上一条:
用户对于移动式脚手架的常见需求有哪些?